梁思礼:从美国到大漠,用算盘算出东风导弹
#美女#
戈壁滩上的算盘声:梁思礼与东风破晓
1960年的美国,梁思礼拥有常人羡慕的一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位、优渥的生活、光明的未来。然而一封来自祖国的信,让他毅然踏上了归途。这个梁启超最小的儿子,就这样消失在亲友的视线中,出现在西北戈壁滩的风沙里。
没有图纸,就用算盘计算导弹轨道
在酒泉基地的土坯房里,梁思礼和同事们开始了中国第一代导弹的研制。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是手摇计算器,复杂计算全靠算盘。他们创造了“算盘动力学”——用几十把算盘并联计算,噼啪作响的算珠声日夜不息。一个数据往往要算四五遍,直到所有算盘结果一致才敢采用。
用生命做燃料的科研
戈壁滩的冬天零下30度,墨水结冰,钢笔写不出字。科研人员就把冻僵的手塞进怀里暖一暖,继续画图。夏天帐篷里温度高达40度,绘图板上全是汗渍。梁思礼后来回忆:“我们不是在搞科研,是在拼命。”有人因营养不良倒下,有人被风沙掩埋,但计算从未停止。
那声巨响背后的沉默
1966年,“东风二号”导弹拖着尾焰划破戈壁的天空。当观测点传来“命中目标”的消息时,整个基地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哭了。梁思礼蹲在地上,抓起一把滚烫的沙土,任泪水滴落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些“傻子”用最原始的工具,造出了最尖端的武器。他们留给我们的不是导弹,而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当你在和平的阳光下漫步,别忘了——这份安宁,始于戈壁滩上那永不熄灭的灯火。
http://raimaz.com/xinwendongtai/9021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