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爆满迁都沙漠,美德上门抢蛋糕,埃及为何认准中国?

你敢信吗?一座城市,每平方公里硬是塞进了5万人。

这不是什么夸张的电影镜头,这就是埃及的老首都开罗。官方的数据说,那片3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承载上限大概是800万人,可现实呢?现在生生泡着2300多万。

每天堵在路上的时间,都够人怀疑人生了。这还不算完,环境污染、建筑老旧破败,更要命的是,地下水因为海水倒灌,连喝水和工业用水都成了大问题。

人没地方住,城市就得往外摊,往哪摊?只能去挤占尼罗河边上那些本就少得可怜的绿洲和农田。埃及的粮食本来就严重依赖进口,这么一来,饭碗问题可就悬在了头顶上。

这只是摆在明面上的。水面之下,还有暗流。2011年那场颜色革命的动荡,很多人还记着,背后就有美国的影子。首都功能太集中,政治、经济全拴在一起,一旦再有点风吹草动,整个国家都可能被拖下水。

在这种快要窒息的局面下,总统塞西在2015年做出了一个堪称疯狂的决定:迁都。

往哪迁?开罗以东45公里的沙漠里。

这手笔大得吓人。总投资估算4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3000多亿,计划在一片黄沙之上,凭空造出一座能容纳700万人的新行政首都。

这消息一放出来,德国、法国、美国这些西方国家立马就凑上来了。3000亿的大蛋糕,谁不想来狠狠咬上一口?各种合作意向和橄榄枝递得飞快,都想从这个大项目里大赚一笔。

面对这些主动送上门的好意,埃及却表现得异常冷静。他们没接茬,而是转头找到了中国。

为什么?

在沙漠里建一座超级都市,和在平地上盖几栋楼完全是两个概念。这里面涉及到的技术难题,不是一般国家能搞定的。

首先,你得治沙。其次,你得调水。然后,你还得有能力在沙漠里铺设完整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

埃及人很清楚,这些活儿,谁最拿手?

看看中国的履历:治理毛乌素沙漠的经验,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还有三北防护林。更绝的是,中国能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修出世界第一条环沙漠铁路和多条沙漠公路。

这种逆天改命的本事,放眼全球,独此一家。

而且,中国在非洲和中东已经有了实打实的口碑。帮沙特在高温沙漠里建成的麦麦高铁,运行得稳稳当当,让整个地区都看到了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

埃及需要的是一个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实干家,而不是一个可能带着一堆附加条件、指手画脚的合作伙伴。选择中国,几乎是必然的。

2018年,中国基建的队伍开进了沙漠,合同一签,立马开干。

这活儿确实难啃。就拿新首都CBD的标志性建筑——那座38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塔来说。在沙漠这种稀松的土质上,要打下多深的地基,用什么方法才能保证这座巨塔的绝对稳定?

这是世界级的难题。

但中国建设者硬是给攻克了。他们不断尝试各种建筑方法,最终,这座高塔稳稳地扎根在了沙漠之上。建成后,它的抗震级别达到了惊人的9级。这哪是盖楼,这简直是在沙漠上插了一根定海神针。

到了2021年,仅仅用了3年时间,中国承建的核心项目基本宣告完成。

2024年4月2日,塞西总统本人的办公室也正式搬入了新首都。这标志着,这座沙漠新城开始真正运转起来了。

开罗那不堪重负的肩膀,总算能卸下一点担子了。新城的建设和运营,也给埃及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拉动了经济发展。

而对于中国基建来说,这不仅仅是又一个超级工程的落地。

它更像是一张名片,一张烫金的、立在撒哈拉沙漠里的巨型名片。它向全世界证明了,在改造自然、建设家园这件事上,中国人的能力和效率,究竟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882591.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