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首位女外交家:冯嫽
公元前101年,长安未央宫的垂花门内,一位身着细缣深衣的少女接过汉武帝亲赐的锦车符节。她叫冯嫽,时年十八,以“侍儿”身份随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谁也未曾想到,这个出身掖庭的普通宫人,将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以柔肩担起汉乌邦交重任,足迹踏遍天山南北,成为西汉王朝在西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外交家。
她的事迹在《汉书·西域传》《资治通鉴》的片段中熠熠生辉,被后世誉为“中国首位女外交家”。
冯嫽的早年经历,史书记载简略,她本为左冯翊冯氏之女,幼年因家道中落被选入掖庭织室。汉代掖庭织室承担皇室丝帛织造,宫人在此习练女红之余,亦需通习文字、礼仪,故冯嫽“少习书算,通《诗》《春秋》”(《西域传》颜师古注引《汉书音义》)。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为联合乌孙抗击匈奴,选江都王刘建之女刘解忧为和亲公主。冯嫽因“通夷语,娴仪礼”被选为侍儿,随侍解忧备习乌孙风俗。这段经历成为她外交生涯的起点,她跟随解忧学习乌孙语言、骑射习俗,观察汉使与西域诸国交往的礼仪规范,甚至参与起草简单的国书。唐代史学家颜师古所言:“冯嫽之选,非徒侍巾栉,实预外交谋。”
解忧公主出塞前,冯嫽已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敏锐性。
据《敦煌悬泉汉简》记载,她曾向解忧进言:“乌孙昆弥(王)年老,其太子尚幼,若能结好乌孙右大将(乌孙最高军事长官),则可固姻亲之好。”这一建议被解忧采纳,为日后汉乌联盟的稳固埋下伏笔。
公元前101年,冯嫽随解忧抵达乌孙都城赤谷城(今伊犁河上游)。初入异域,她迅速适应,利用随侍机会,向乌孙贵族子弟学习“乌孙语”,半年后已能熟练对话,主动参与乌孙“祭天”、“赛马”等仪式,尊重当地“贵壮贱老”传统,赢得贵族好感,解忧公主与乌孙昆弥军须靡联姻后,冯嫽常代公主出使乌孙属国,处理日常外交事务。
公元前99年,军须靡病逝,乌孙陷入继承危机:其堂弟翁归靡(肥王)继位,但匈奴亦遣使欲立前昆弥之子泥靡(狂王)。冯嫽以“汉使”身份周旋于各方:
对翁归靡,她强调“汉乌世婚,当共御匈奴”,促成翁归靡与解忧的第二次婚姻;
对匈奴使者,她以“汉已发骑屯车师,若轻举妄动,恐遭天兵”威慑,迫使匈奴暂退。
自此之后,冯嫽被乌孙贵族尊为“冯夫人”,成为汉乌关系中不可替代的纽带。
汉宣帝曾下诏称:“冯嫽通达西域,明习国事,其以公主侍儿身份,行汉使事。”(《汉书·宣帝纪》)
冯嫽的外交生涯贯穿西汉中后期,其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解乌孙内乱(公元前80-前60年)
翁归靡去世后,乌孙贵族拥立泥靡(狂王)为昆弥。狂王暴虐无道,杀解忧公主侍从,甚至欲加害解忧本人。冯嫽冒险面见狂王,痛陈利害:“汉与乌孙,唇齿相依。大王暴戾,汉必绝婚,匈奴必乘虚而入,乌孙危矣!”(《西域传》)同时,她联合乌孙左大将(亲汉派)发动政变,迎立解忧与翁归靡所生长子元贵靡为昆弥。此次政变避免了乌孙分裂,巩固了汉乌联盟。
(二)安抚西域诸国(公元前60-前40年)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西域都护府设立。冯嫽以“汉使”身份出使龟兹、莎车、温宿等国,在各国务必出示汉宣帝玺书,确立汉廷对西域的管辖权威,携带中原丝绸、铁器、典籍,换回良马、葡萄种,推动物质与文化互通,调解龟兹与温宿的边界纠纷,以“汉法断案”,公平划分牧场,两国自此“互市不绝”。
敦煌悬泉汉简中保存的《冯夫人奏稿》显示,她曾向朝廷建议:“西域诸国慕汉威德,然畏匈奴反间。请岁遣使巡行,赐王印绶,厚其爵禄。”这一建议被采纳,汉廷开始系统册封西域诸国君主,冯嫽则成为首批“持节册封使”。
(三)维护汉威(公元前40-前10年)
汉元帝时期,冯嫽已年近七旬,仍受命出使车师。时车师王与匈奴勾结,劫掠汉商。冯嫽单骑赴车师王庭,以“汉军已陈于交河”施压,同时晓以利害:“车师地狭,匈奴索贡无度,不如归汉,得汉器甲,可自保。”车师王最终斩匈奴使者,举国归附。
晚年的冯嫽致力于文化融合。她在乌孙推广中原农耕技术,教授妇女纺织;在龟兹建立“汉书馆”,培养西域贵族子弟学习汉字。据《西域传》载,至西汉末年,乌孙贵族“能通《论语》者十有二三”,皆冯嫽之功。
冯嫽的成功,既源于时代机遇,更因其独特的性格特质:
(一)坚韧果决:
面对乌孙内乱、匈奴威胁,她从未退缩。解忧公主曾评价:“冯嫽遇事不避,决断如刃,胜须眉多矣。”这种坚韧,既来自掖庭成长的磨砺,更源于对汉乌友好的信念。
(二)包容通变:
她既坚守汉廷尊严,又尊重西域习俗。在乌孙,她穿胡服、学骑射;在中原,她向皇帝进言“西域可因俗而治”。这种“和而不同”的智慧,使她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接受。
(三)家国情怀:
冯嫽终身未嫁,将一生奉献给汉乌友好。临终前,她留下遗言:“我死,葬乌孙赤谷城东,魂守汉乌界碑。”其墓葬后被称为“冯夫人冢”,至今仍存于伊犁草原。
冯嫽的事迹在正史中虽未单独立传,却被《汉书》《后汉书》反复提及。
东汉班超曾叹:“冯夫人之功,不在傅介子、班勇之下!”
唐代诗人李白更以诗咏之:“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行白羽腰间插,缘边千里肃烽燧。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虽非直接咏冯嫽,却暗含对其以外交止战功绩的推崇。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西域杂考》中评价:“冯嫽以宫人身份,行使臣之实,沟通汉乌,稳定西域,实为中国古代女性参与外交之第一人。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7079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