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急盼战斧导弹入驻,天价“主动权”能否改写战局与寒冬命运?

1600公里。10米。281550条命消失的数字还在往上跳。孤独的防空洞里,孩子握着塑料恐龙,窗外又一次警报响起。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灯光,亮到深夜。特朗普将旁人的命运握在桌角轻轻一摁。

“乌克兰急于进攻。”总统说,一遍又一遍。周五见面,真正的理由只有两个词——“战斧导弹”。泽连斯基摊开手,想要武器和防空系统,想让雷神公司的大门别只为美国军工敞开。能理解,也没别的选择。手里武器升级了,反击与守城才有底气。没家伙,什么反攻不都是纸上谈兵。

雷神公司的那块BlockV,不是简单的金属。它能跨过边界,低空潜入,打击精度接近把俄罗斯本土地图撕个洞。美方计划清单已经写到向基辅提供战斧。赫格塞思的嘴里冒出来的“让侵略者付出代价”,其实是把世界当下注池,不见血怎么分胜负?

去年,乌克兰顶着1250公里战线,死守,被动。最近,在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乌军试着夺回点地盘,短暂地把主动权捏在手心。但反攻像买单一样,有代价。扎卢日内——那位从总司令跑去英国做大使的人,扯开嗓子说反攻太难了。资源有限,兵力捉襟见肘,只要稍一集结就被侦察机盯上,俄方随时等着猎杀。他没有美好梦想,只给出一张“失败账单”。

俄军推进?其实一点点蠕动。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的泥土上,每走一步都堆着死人。281550份阵亡报告,俄军事管理人员连数字也无法加速核查,死人是最快的统计方式。推进是纸上美谈,现实是身体血肉填平荒地。

冬天还没扎根,能源系统已开始遭殃。无人机在乌克兰电厂上空低飞,如鸦群盘旋。2022、2023年的冬季,40%的电力设施化为废墟,乌克兰数百万平民只能在黑暗里摸索水管。这一年,双方都加码地狱模式,提前扔出导弹。平民拿什么买单?恐怕只能缩在角落,听着轰鸣比天气预报还准。

美乌密谈,热得像一锅沸水。俄方不会装哑巴。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平台黑着脸喊话,“灾难性后果,尤其是特朗普本人。”又补一句,比喻上次美国核潜艇虚张声势,耐人寻味。并非全面摊牌,或许内心同样无力——谁都知道,真正的决策不止是怒吼。

美国会不会真的把“战斧”塞到基辅,还是那一套程序。特朗普不是万能钥匙,国会里一群人说“别再烧钱帮外国”,北约那边还要点头。可英国先给了“风暴阴影”,美国就多了点底气。大国分蛋糕,就喜欢套别人的靴子来踩自己的脚。

乌克兰要的不是一枚单纯的导弹,想要的是“下一步的主动权”。有了战斧,至少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74086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