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800页泄密档案曝光?别信,这只是美国舆论战的“预埋雷”

这世界大舞台,本质上就是个巨型的草台班子,各国都是演员,但剧本的笔,长期以来都攥在欧美那帮老编剧手里。最近,这帮编剧感觉自己的VIP观众要跑路了,又攒出了一个新剧本,硬要把中俄两位主角往“邪恶轴心”的模子里摁,还煞有介事地发了个“剧透”——《俄罗斯帮中国加速统一,可提前10年》。

这剧本烂,烂就烂在它把观众当傻子。真的。彻头彻尾的傻子。

你见过哪个公司斗争,是HR跑去跟甲方的竞争对手说:“喂,我给你泄露个秘密,甲方那个沉默寡言的技术总监,其实早就跟隔壁销售总监拜了把子,他们准备联手把你饭碗给砸了,连庆功宴都订好了!”

这不叫情报,这叫挑拨,而且是特别低级的那种。欧美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我打不过你,我就往你身上泼脏水,说你和你那个壮汉邻居在小区地下室里磨刀”。他们把俄乌冲突和台海问题,用一根叫“想象力”的麻绳强行捆在一起,搞了个“买一送一”的威胁套餐,试图吓唬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续费VIP的小弟们。

最滑稽的是,连日本这个常年扮演“优秀员工”的角色,也跳出来加戏。一句“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吼得比谁都大声。这背后要是没有美国这个导演在提词器上打字,鬼都不信。日本就像是亚太这个大片场里,导演最爱用的那个特约演员,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得对着主角的方向龇牙咧嘴,烘托紧张气氛。导演的意图很明确:利用这颗棋子,卡住中俄两位主角的走位。毕竟,主角光环太强,会显得导演的掌控力很弱。

所以你看,整个逻辑链条就清晰了。美国这位总导演,手里有两套剧本。对付俄罗斯,是动作片,直接挑唆乌克兰这个愣头青上去肉搏,导演亲自下场递武器、开特效,让欧洲那帮群演跟着呐喊助威,目标是让俄罗斯在片场流血不止。对付中国,是悬疑片,用台湾这个“麦高芬”道具,时不时拿出来晃一下,吊着所有人的胃口,再找几个像日本、印度这样的配角,在旁边念叨“他要来了他要来了”,制造一种山雨欲来的悬疑感。

当他们发现,俄罗斯这个动作片主角血越流越猛,居然在片场上打出了优势,导演组就急了。光靠打打杀杀的明线不够,得加一条“文戏”暗线——舆论造势。于是,那份“俄罗斯助攻,中国统一提前十年”的狗血剧本就出炉了。

这剧本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一个看似合理,实则扯淡的前提上:中俄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所以一定是军事同盟。

说白了,这是用“混社会”的逻辑去理解大国关系。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两个人走得近,那必然是为了合伙去收某个场子的保护费。他们理解不了,什么叫“背靠背”,什么叫“君子之交”。

中俄合作确实深。你家超市货架上可能摆满了邻居家菜园的菜,这很正常。俄罗斯地大物博,能源多得用不完,中国这个世界工厂需要燃料,一拍即合,这叫优势互补,叫“邻里之间,互通有无”。2021年搞个演习,中国的装备让俄国兄弟上手试试,这叫信任,叫“给你摸摸我的新家伙,以后有事心里有底”。

但这和结盟是两码事。结盟是什么?是拉帮结派,是拜把子,是“有我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汤喝,但咱俩得一起去揍隔壁村老王”。美国自己最爱干这个。在欧洲搞个北约,像个帮派堂口,大哥说打谁,小弟们就得跟着抄家伙。在自己老家,跟加拿大、英国、澳新这几个沾亲带故的组了个“五眼联盟”,本质上就是个情报共享的“核心家庭群”。在亚太,更是拉着日韩菲,搞了个“岛链锁链”,生怕主角走出新手村。

他们自己天天玩这套,就以为全世界都得陪他们玩。所以,当他们看到中俄肩并肩站着,就脑补出了一万字的同人小说,认定我们俩早就在小黑屋里签了“攻守同盟”的投名状。有了这个“同人设定”打底,后续的剧情就“顺理成章”了。

于是,更魔幻的情节来了。英国媒体,这个向来以“绅士”自居的八卦小报,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了800页的“泄密档案”,细节丰富到让人怀疑是不是找了个网络小说写手外包的。

档案里说,俄罗斯不仅要把在乌克兰战场上“大杀四方”的新款战车卖给中国,还要搞“知识付费”,把两年多打出来的巷战经验、无人机战术、电子对抗心得,打包成“俄式实战速成班”,对中国进行“独家授课”。

这操作骚就骚在,它精准地戳中了一个痒点:中国军队四十多年没打过大规模实战了。这个“经验包”的设定,听起来就像是游戏里,一个满级大佬要把自己毕生功力传给一个天赋异禀但没下过副本的新人。这故事,太有画面感了。

为了让这个故事更“硬核”,他们甚至发明了一种叫“达尔诺约特”的超高空滑翔伞。这玩意儿,听起来就像是从007电影里跑出来的道具:万米高空,零下七十度,隐形滑翔80公里,神兵天降,悄无声息地落在敌后。档案里还“暗示”,俄罗斯准备把这批“大杀器”送给中国,作为未来攻台的“关键一招”。

我的天。

这玩意儿听着是挺牛逼,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会觉得这像是喝多了之后吹的牛。现代战争是个体系,是无数个传感器、火力点、信息节点组成的精密网络。你以为靠几个“隐身伞兵”就能扭转战局?这是在打二战还是在拍《红色警戒》?就算这滑翔伞能躲过雷达,难道还能躲过天上的卫星、地上的红外和声波阵列?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能悄无声-息落地,几个人能干嘛?去炸指挥部?你当对面的警卫部队是纸糊的吗?

所以,这份报告,这个故事,根本就不是写给懂行的人看的。它的目标受众,是那些靠刷新闻标题认识世界的普通人。

它的真实目的,也根本不是为了揭露什么“秘密”。

本质上,这是一种“舆论预埋”。就像一个心机婊,在动手害人之前,先到处去跟人说:“哎呀,你看那个人,他最近眼神不对,好像要干坏事。”等到真出了事,她就可以两手一摊:“你看,我早就说过了吧!”

欧美抛出这个剧本,就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冲突,提前准备好一套“标准答案”。

如果未来台海有事,他们就可以立刻启动这套话术:“看!中俄早就串通好了!这是蓄谋已久的侵略!我们之前的情报完全正确!”这样一来,他们的一切制裁、干预,就都有了“合法性”和“正义性”。他们把台湾和乌克兰强行绑定,就是为了在舆论场上,复制一遍他们在俄乌冲突中的那一套组合拳。

这才是这出烂俗剧本背后,最阴险的算计。他们不在乎你信不信,他们只需要把这个“叙事”的种子种下去,让它在国际舆论的土壤里发芽,等着将来有一天可以收割。

可笑的是,这帮老编剧似乎忘了,时代变了,观众的品味也变了。靠编故事、泼脏水就能呼风唤雨的时代,正在过去。当你的故事讲得越来越离谱,漏洞越来越多,观众只会觉得你黔驴穷技,甚至会开始同情那个被你无端抹黑的主角。

新中国这出大戏,是靠实打实的奋斗和建设演到今天的,不是靠谁的剧本。当我们的航母在深蓝犁出航迹,当我们的空间站遨游星汉,这本身就是最硬核、最无法辩驳的剧情。

至于欧美那些编剧,就让他们抱着那几页发黄的旧剧本,继续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吧。毕竟,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我们没那个闲工夫,我们忙着书写自己的下一幕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661908.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