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孙渡驰援贵阳救驾,老蒋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部队
1935年4月,当红军假装进攻贵阳的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时,正在贵阳指挥作战的他一下子慌了手脚。那时,贵阳城内仅有四个团的兵力驻守,蒋介石一方面紧急下令让部队死守机场,另一方面悄悄准备好了轿子、马匹和向导,随时准备逃跑。然而,就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云南的将领孙渡率领部队,三天奔袭了五百里,终于赶到了贵阳城外。孙渡的及时赶到让蒋介石十分激动,他对这位滇军将领大加赞赏:“这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
【能打还要会站队】
孙渡毕业于云南讲武堂,要知道,在黄埔军校创办之前,云南讲武堂、奉天讲武堂还有保定军校,差不多就是当时全中国军队里最厉害的学校了。从这些学校出来的将领,都成了各个军阀队伍里的中流砥柱,在整个滇军里,大部分将领都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
1915年,孙渡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学的是工兵专业。1917年毕业时,他从排长职位起步,随后跟着滇军早期的头目唐继尧在川黔地区征战。
孙渡这人脑子灵光,打起仗来很有办法,对上级也忠诚,没过多久就从连长升到了营长,到了1922年,他还成了滇军直属独立团的团长。不过,民国那会儿光会打仗可不行,还得懂得察言观色,看清政治局势。
1927年,龙云和胡若愚等几个地方军阀联手把唐继尧从权位上拉了下来。那时孙渡起初没选边站,后来一看形势不妙,就决定支持龙云。结果证明他这选择没错,龙云不仅军力强大,还善于调和云南的各方利益。
后来龙云接替唐继尧主政云南,孙渡随即被委任为云南省政府委员,成为他极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 滇军名将】
龙云之所以能牢牢掌控云南,孙渡在军事策略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1931年孙渡担任滇军参谋长之际,主张“撤师设旅”来重新编组军队。
这法子虽然后来惹了不少人,让他实在待不下去,只能跑到上海躲了一阵,但孙渡的办法确实让龙云把军队管得更牢了。
尤为重要的是,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云南时,孙渡给龙云献上一计,名为“只追不堵”。他一眼看穿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这家伙既想打击红军,又想趁机吞并我们的地方部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滇军没有与红军死磕,既保住了自己的力量,也没让蒋介石的阴谋得逞。
【 左右为难】
1935年4月,红军假装攻打贵阳,孙渡领着滇军第三支队,三天跑了五百里路来救急。蒋介石一见到他,乐坏了,当场就奖了两万大洋,还给他提拔成了中将。
但这风光景象的背后,麻烦事儿也接踵而至。龙云看到孙渡得到蒋介石的表扬,心里十分不爽,差点就免了他的职。
这事儿也讲透了,当时地方军阀和中央之间那关系有多复杂。下面的人要是立了大功,上面的人反而可能怀疑起来,老话说的“功劳太大让主子害怕”,在民国官场里还是这么回事。
孙渡最为煎熬,他被夹在蒋介石和龙云之间,进退两难。蒋介石企图用赏赐拉拢孙渡,从而瓦解滇军,龙云则全力阻止中央势力渗透进云南。孙渡呢,只能在效忠龙云和追求个人前程之间苦苦权衡。
1935年4月过半的时候,蒋介石打算把滇军的三个旅长提拔成师长,龙云急忙发电报阻止,称“这些旅长年纪还轻,往后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别一下子升得那么快”。龙云清楚这是蒋介石惯用的手段,所以他坚决反对蒋介石的这一安排。龙云这么做只是就事论事,可他手下的部队哪能这么轻易就被蒋介石拉拢过去呢。
从讲武堂的学员到滇军中的头号将领,孙渡的成长轨迹,其实就是民国地方军中那些有能耐的人的活法。很多将领不光得会打仗,还得会混官场;既要忠于自己的上司,又得在更广的圈子里吃得开;战场上得赢,官场上还得注意别抢了上司的风头。1935年贵阳那场战斗,让孙渡的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打那以后,他不仅是龙云的得力干将,还成了全国知名的抗日英雄。
谁还能不犯错呢,毕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不过,孙渡在1938年那次救驾行动,却让龙云大大提高了警惕。从那时起,龙云心里就觉得,像孙渡这样的将领,已经不那么清白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70793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