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当年编了个局?美国捂了41年的秘密真相

最近看到一段历史,真让我拍大腿。

你说巧不巧,抗美援朝那会儿,咱们志愿军装备差,人也少,可硬是靠脑子赢了。

尤其那个丁公量,第九兵团的保卫部长,不是打仗的,是搞情报的。

他干的事儿,现在想想都带劲。

1952年,美军想从东海岸登陆,切断咱们的补给线。

那时候咱们在元山一带驻防,丁公量一琢磨,敌方肯定要派特务来打探。

果然没几天,警卫连抓了个叫朴北时的南韩特务。

人是抓到了,可这人太老实,一问就全招了,身上也没带电台,就一只信鸽,爪子上绑个小管子。

丁公量觉得不对劲。

这么快就认罪?身上连个传递工具都没有?

他多问了几遍,发现这人是真的,但没啥用。

可这人主动说,愿意合作,帮咱们搞情报。

丁公量没急着信,先让他写份报告,模仿笔迹,说“志愿军元山港防御松散,只有一个师,工事简陋”。

然后绑上信鸽放飞。

美军收到后,回话了,说“继续监视,准备登陆”。

这下丁公量心里有谱了。

好,那就来真的。

他立马成立一个“逆用小组”,自己亲自管。

9月27号,又抓了七个空降特务,其中三个被策反了。

其中有个叫孙宪的,交代了美军东京大本营的密码,还有安全短语“马在奔跑”。

从那天起,这帮人就开始冒充美军情报组发报。

白天黑夜轮班,研究美军的语气、缩写、习惯。

发报时,还得故意加点杂音,不能太真,也不能太假,得让人觉得“这玩意儿像真家伙”。

1953年初,他们开始放假消息。

说“裴某已侦察海浪里志愿军第十五军情况”,其实压根没这人。

美军信了,开始犹豫,登陆计划一拖再拖。

他们越玩越溜。

一个月发几十条,编兵力部署,编粮食储备,说志愿军有十多万大军在海岸,粮食够吃八个半月。

美军高层一好家伙,这仗没法打,后勤都快断了。

7月15号,美军主动撤掉补给。

小组趁机发密电,编了个叫“细胞赵”的人,转移敌方侦测,保护了指挥机关。

7月28号,最后一击。

报告说志愿军总兵力113万,其中30万在海岸,粮食够吃八个半月。

美军看到这报告,当场就吓住了。

觉得咱们撑不住了,登陆计划彻底泡汤。

结果呢?

1953年7月,板门店签了停战协定。

战争结束了。

咱们守住了东海岸,没让美军得逞。

最狠的是,美军当时还觉得这情报珍贵,把它们存进档案,当宝贝。

一藏就是41年。

直到1994年解密,档案打开,才发现——

全是假的。

从头到尾,被咱们耍了整整四十年。

我看到这儿,真的笑出声了。

不是笑美军蠢,是笑咱们太聪明了。

他们拿着假情报当真,还当了四十年宝贝。

咱们用一个信鸽、几条假报,就把整个美军的作战计划给搅黄了。

没打一枪,没死一个人,就赢了。

这不叫运气,这叫脑子。

我有时候想,现在很多人总说“技术决定一切”,可当年咱们啥都没有,靠的就是这种韧劲和智慧。

不是靠导弹,不是靠卫星,是靠人,靠脑子,靠一点点不认输的劲头。

丁公量这种人,现在没人提了。

可他做的事,比那些上过热搜的“英雄”实在多了。

他没站在镜头前,也没写过书,可他让一整个战役的走向变了。

有时候我觉得,真正厉害的人,不是最出风头的,而是默默把事情做成了的。

他们不说话,但结果摆在那儿。

就像那封假电报,发出去的时候没人知道,可几十年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你说,这种人,值不值得记住?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69556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