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钢板六个月后才开始设计,美媒:土西将联合设计300米级航母
据美媒《Global Defense Perspectives》报道,7月3日,土耳其国防工业署(SSB)确认,已与西班牙Navantia船厂携手,共谋300米级航母设计蓝图。土耳其海军正稳步推进其MUGEM(即国家航母)项目,剑指超级航母领域。
西班牙曾打造阿斯图里亚斯亲王级航母与胡安卡洛斯级战舰,掌握四至六万吨级STOBAR与CATOABR航母设计整合技术。土耳其携手西班牙共研航母,昭示其六万吨MUGEM航母建造决心。然年初已启动钢板切割,进展似乎仅限于此。
尽管土耳其早前揭晓的MUGEM航母数据略显奇异,其甲板近乎方形、左舷配两组16单元垂发、超长起飞跑道及独特第三升降机设计,显得不够正统。但既已官方宣布开工,想必一切均在掌握之中。
令人诧异的是,在土耳其航母项目启动仅半年后,美媒披露土耳其与西班牙已携手合作,共同规划航空母舰设计。航母建造进程中途才寻求合作,这一逻辑路径着实耐人寻味。
岂能断言土耳其与西班牙所签合同是为设计第二艘MUGEM航母?土耳其经济能否支撑两艘航母运营尚存疑问。土耳其缘何需求众多航母?其计划建造两艘大型航母之构想,比航母开切钢板后才着手设计更显匪夷所思。
诚然,对比山东舰、辽宁舰及库兹涅佐夫级的300米长、六万吨级航母设计,它们更符合土耳其需求,相较于模仿伊丽莎白女王级的280米、六万吨航母而言。
MUGEM航母数据尚可,但其尖锐的外延甲板尾端、后防炮射击范围受限显著,甲板前后配置的2组8单元垂发拥挤,起降区占满飞行甲板,显得不够庄重,此独特设计在全球罕见,实战可行性逊于AI构想。
目前,土耳其携手西班牙共同研发300米级航母,决定对在建的MUGEM航母项目重新规划并重启建造流程,无疑是项明智之举。
土耳其在大国间摇摆不定,其信用仿佛风中残烛,难以点亮共享单车的绿灯。中美电磁弹射器这一军事工业的瑰宝,它自然无力购得。自身技术积累,亦难以触及电磁弹射器之门槛。
鉴于土耳其或能突破拦阻索技术却难及弹射器,且航母动力依赖燃气轮机,相较于效仿粗短的女王级,仿造修长的库兹涅佐夫/山东级航母更为适宜。两型均为六万吨级,虽女王级略重,但库/山级长达305米,超出女王级的280米。
当吨位相当,长宽比值降低会导致航行阻力显著增大。12万马力的推进系统仅能驱动女王级模拟舰至25节,却能推送库/山级模拟舰超过27节。对STOBAR舰载机而言,航母航速的提升,意味着甲板风效应增强,从而提升舰载机的最大起飞重量。
当起降区域规划原则一致时,航母长度与其可设定的起飞点长度成正比。中俄设计的库/山级能设两条105米短距起飞线与一条195米长距线,而土耳其300米航母或能规划290米长起飞线,在甲板风与高速航行助力下,实现满载起飞。
山东舰的雷达体系相较于MUGEM更为先进,研究其雷达配置能显著简化电磁兼容问题的处理流程。
MUGEM航母武器配置极为奢华,相比之下,女王级航母则显得颇为简约。MUGEM借鉴女王布局时,垂发单元挤占甲板,妨碍舰载机调度,近防炮位置亦狭窄。经改良仿照库兹涅佐夫后,垂发与近防炮安置于舰四角,有效规避调度干扰。
对土耳其而言,300米级航母若能如期服役,将标志着其造船业在航母推动下迈上新台阶,土耳其海军也将实现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作战的转变,更多地在东地中海乃至大西洋、印度洋活动,使国际局势更趋复杂。
然而,谈及土耳其这艘航母,情况颇为复杂:土耳其负责建造,西班牙担纲设计,融合中俄航母布局理念,借印度之力选定舰载机。如此多元合作,链条是否过长?能否顺利竣工成疑。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13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