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彩虹路”, 让湘中这个小镇成功“出圈”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龙千锋李登高
近日,在双峰县杏子铺镇,一条绵延21公里的公路成了“网红”——路面油砂锃亮,两侧篱笆错落,中央红、黄、绿三色标线如彩虹般蜿蜒向前,将水府庙水库的烟波、涟水河的碧浪与沿线村落的白墙黛瓦串联成诗意画卷。
这条“彩虹路”不仅是杏子铺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点睛之笔,更成为激活旅游经济、畅通农产品外销的“黄金通道”,实现了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提升,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彩虹为墨,刷新乡村颜值底色
“往年大雨冲刷导致公路多处损毁。如今不仅修复了路基、铺设了柏油,还画上了彩虹标线,行车如在画中游!”双源村村民成爱民每日沿路散步,见证着路面从“补丁遍布”到“油光锃亮”的蜕变。阳光下,三色彩线流光溢彩,引得他频频举起手机记录这动人景致。
这抹“彩虹”的背后,是双峰县交通运输局对杏子铺镇旅游基础设施的精准升级。据镇公路管理站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覆盖水府庙、双源、涟水、江口等多个村庄共21公里路段,不仅全面修复路基、铺设防滑油砂,还特意在道路中央划出红黄绿三色标线。“红色强化警示,黄色引导视距,绿色呼应生态,既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又让公路成了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沿线的美化工程更添韵味:公路两侧新栽的紫薇、桂花随风摇曳,村民自发修筑的竹篱笆爬满牵牛花,与远处水府庙水库的粼粼波光、岸边的青翠草木相映成趣。“现在村里像公园一样,晨起锻炼的人多了,傍晚纳凉的老人孩子也多了。”水府庙村党总支书记曹建平笑着说道,“彩虹路”不仅扮靓了公路,更“点亮”了村民的生活。
路通景活,激活旅游发展引擎
“沿着彩虹路行走,一路都是最美的风景!”来自长沙的游客曹先生今年第5次来杏子铺镇,特意带着家人体验这条“网红路”。车窗外,三色标线随公路蜿蜒,时而穿林过坝,时而临湖观波,行至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江口段,还能看到白鹭掠水、黄牛踱步,他忍不住吟出自己创作的诗句:“彩虹路贯碧山青,丹青难画今朝景。”
公路升级让杏子铺镇的旅游资源真正“活”了起来。作为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水府庙片区此前因部分路段年久失修通行不便,不少深处的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21公里的“彩虹路”将江口村的古村落、双源村的湖鲜美食、水府庙村的农耕体验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了“一日游”“周末游”精品线路。
杏子铺镇旅游办的数据显示,公路升级后全镇游客量同比增长40%,水府庙音乐节、湿地观鸟节、桃花文化节等活动场场爆满,28家农家乐旺季日均接待量超800人次,不少村民开起了民宿、特产店。“以前守着好风景愁客源,现在游客主动过来消费。”成爱民说道,旺季时他经营的民宿提前一周就被订满。
道连城乡,铺就富民增收坦途
“彩虹路”不仅是景观路,更是致富路。沿线村庄盛产的火焙鱼、五色生态米、黄桃、山茶油等土特产,曾因交通制约“深闺难嫁”。如今,畅通的公路让物流车“随叫随到”,村民们通过电商平台接单,土特产当天采摘、当天发货,最远能卖到北京、上海。据镇农技站统计,公路升级后,沿线村庄农产品外销额年均增长35%,150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
“以前骑摩托车送菜到镇上,得1个多小时,现在开车15分钟就能到菜市场。”江口村羊肚菌种植大户刘运交说,“这路啊,真是把我们的‘土宝贝’送上了致富快车道。”
一条“彩虹路”,串起山水灵韵、产业活力与民生福祉。在杏子铺镇,“最美彩虹路”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以基础设施升级为支点,既守住了生态底色,又激活了发展动能。
如今,这条蜿蜒的“彩虹”仍在延伸,它既是乡村颜值的“化妆师”,更是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村民致富的“助推器”,在湘中大地绘就了一幅“路美、景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实习编辑彭媛曹盈盈)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43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