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中国外长面,伊朗向上合组织求援,希望获得支持,回击以色列

2025年7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的外长们齐聚天津开会,中国外长王毅当东道主主持。伊朗外长塞耶德·阿巴斯·阿拉格奇突然在会上发话,公开向整个组织求援,说要回击以色列上个月的袭击。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本来是为了中亚安全合作,现在成员国越来越多,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啥的。2025年正好是中国轮值主席国,所以外长理事会放在天津开。这次是第25次会议,焦点本来是经济合作、反恐啥的常规话题。但伊朗那边闹腾事儿多,阿拉格奇一上来就把火药味带进去了。

伊朗为什么这么急?因为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动真格了。以色列军方凌晨发起袭击,目标直指伊朗的核设施、导弹基地和空军场所。报道说,以色列用了轰炸机和特种部队,摧毁了不少伊朗的核研究中心,还打死了几个高级将领和核科学家。

伊朗那边损失不小,平民也有伤亡。这事儿起因是以色列指责伊朗秘密搞军用核项目,违反国际协议。美国在背后支持以色列,提供情报和武器啥的。伊朗当然不认账,说这是侵略主权国家,违反国际法。

阿拉格奇在会上直接点名,说伊朗作为上合正式成员国,遭受以色列侵略,必须得到组织支持。他要求上合元首理事会尽快审议以色列的行为,给伊朗提供政治援助,可能还有其他帮助。话说回来,上合组织宗旨是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所以不太可能直接卷入军事援助。但阿拉格奇没停那儿,他还抛出四个建议,想让上合建起集体安全机制。

第一个建议是设防务协调机制,帮成员国快速应对安全威胁。比如情报共享、联合演习啥的。第二个是建反单边制裁中心,集体对付非法制裁,保护成员国金融系统。伊朗受美国制裁多年,经济吃亏,这建议明显带着自家利益。第三个是创地区安全论坛,加强国防部门沟通,定期开会聊边境安全、网络威胁。第四个是推媒体和文化交流,抵御西方话语权,通过联合平台传播成员国观点。

这些建议听起来挺实际,但落实起来难。上合组织更偏向经济和反恐合作,不是军事同盟。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会上表态支持伊朗,说要和平解决伊朗危机。中国那边,王毅会见阿拉格奇时,说中国支持伊朗维护主权和尊严,但没提具体援助。巴基斯坦外长伊沙克·达尔也谴责以色列和美国袭击上合成员。印度外长苏杰生保持中立,没直接回应。

会议结束后,上合组织发声明,批评以色列袭击侵犯伊朗主权,威胁地区稳定,还慰问伊朗政府和人民。但声明强调通过和平、政治、外交手段解决,没承诺集体行动。这跟上合原则一致,不想被单个成员国私利裹挟。伊朗想借上合平台争取外部支持,享受成员国福利,但组织不会轻易变调。

中国立场挺稳,支持伊朗但不激进。作为东道主,王毅提出五点倡议:加强信任、深化经济、提升安全、推动人文、维护多边主义。这些是上合常规套路,没针对伊朗具体事儿。但私下,王毅跟阿拉格奇通话,强调中伊关系重要。中国是伊朗石油大买家,经济纽带紧。

俄罗斯那边,拉夫罗夫在会议后记者会上说,SCO要监控和协调对侵略的回应。伊朗和俄罗斯本来就军事合作多,伊朗用俄制武器。印度有点儿尴尬,跟以色列关系好,但作为上合成员,不想得罪伊朗。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小成员国跟风谴责,但没实权。

上合组织在全球南方影响力增大,反对单边主义。但成员国利益不一,伊朗想拉组织下水,别人不一定买账。地区稳定靠对话,不是军事对抗。以色列袭击加剧中东紧张,联合国安理会开紧急会,但没新决议。美国和欧洲呼吁克制,伊朗通过上合发声,算是一种平衡。

这就像小区业主开会,有人抱怨邻居欺负,要求大家帮忙。业主委员会表态支持,但不会集体打架。伊朗求援是求政治背书,缓解国内压力。以色列那边,内塔尼亚胡政府强硬,国内支持率高,但国际孤立加深。

这事件凸显多边组织的局限性。上合能发声明,但行动力弱。伊朗得靠双边关系,比如中伊全面合作计划,俄伊军事协议。未来,中东格局可能更乱,如果伊朗核问题没解决,袭击还会来。

话说回来,王毅主持会议时,伊朗求援算是个插曲,但没搅黄整体氛围。会议为8月底天津峰会铺路,领导人会聊更多实质事儿。伊朗作为新成员,2021年加入,想多捞好处,但得遵守规则。

从全球看,这事儿牵扯美中俄博弈。美国视上合为反美俱乐部,中国用它推多边主义。伊朗夹在中间,求援是无奈之举。以色列不鸟上合,继续防务合作跟美国。最后,伊朗没改变啥大局,但至少在上合平台上刷了存在感。希望地区别再升级,大家都想和平发展经济,不是打仗。

http://raimaz.com/aidianjingjieshao/123081.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