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好!”这句经典阅兵问候,并非自古就有?

在国庆阅兵的庄严时刻,阅兵首长在检阅威武雄壮的部队时,总会深情地发出这样的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则齐声回应,声音洪亮而坚定:“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这种阅兵时的问候语是否自建国伊始便存在?究竟是谁首次提出了这样的问候方式呢?

实际上,这两句阅兵问候语并非自国家成立之初便存在,它们起源于四十年前,即1984年那场庆祝国庆三十五周年的盛大阅兵式。

熟知历史的朋友们定会察觉,昔日,每当首长检阅部队之际,耳畔响彻的口号唯有“中国共产党万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然而,在1984年,邓公破天荒地提出了改用“同志们”以及“同志们辛苦了”的问候语。此番变革,自有一番深意。

众所周知,在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之际举行的大阅兵,不仅标志着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以来,我国人民军队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更是一场庄严的盛会,彰显了我军向“国防现代化进军”的坚定决心与铿锵步伐。

鉴于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的交织,自1959年国庆庆典以来,我国已历经24年未曾举办过规模盛大的阅兵盛典。加之彼时西南边陲战事未平,此次阅兵无疑承载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此次阅兵,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首次向全球展现了自身的武装力量。无疑,这不仅是激发民族精神、彰显我军威和国威的显著举措,更是点燃爱国热情的强大催化剂。

调整阅兵时的问候用语,充分彰显了邓公对全体官兵的深厚关怀。无疑,此举亦从侧面折射出我国人民军队坚定迈向正规化、现代化的信念与坚定决心。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邓公明确提出了强化质量建设、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无疑为我国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与正规化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1984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礼炮轰鸣,国庆三十五周年的庆典盛大启幕。

随着检阅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回荡,邓公乘坐专车,开始了对部队的检阅。尽管彼时邓公已届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在检阅过程中,他频频向各级指战员挥手致意,亲切问候,并高声呼喊:“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官兵们也热情回应,齐声高呼:“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经过一番检阅,邓公步上天安门城楼,发表了意味深长的讲话。他郑重地对全体指战员提出要求:

务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持续提升自身的军事政治素养,竭力深化与增强应对现代战争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邓公讲话后,分列式启动。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阅兵中呈现的三段式劈枪动作,其威武之姿、凌厉之气,即便时至今日,观看时依旧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毫无异议,此次阅兵堪称自建国以来规模最为宏大、装备最为尖端、机械化程度最为先进的典范。它亦是对我国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成就的一次全方位展示,彰显了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与强大实力。

据史册所载:本次阅兵队伍规模庞大,共有超过一万名士兵参与;各式作战飞机共计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辆205辆,以及火炮126门……

亮相的29种装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制,其中19项乃全新研制。特别是“巨浪”水下发射导弹与“东风”五号战略导弹,已跻身世界顶尖水平,这些尖端武器装备,有力彰显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在庆祝国庆三十五周年的盛况之下,邓公始终对此次大阅兵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并且对阅兵所呈现出的效果深感满意。

周衣冰将军回忆道,阅兵仪式圆满落幕之际,邓公亲自签署了嘉奖令,以表彰并激励全体受阅官兵。正如将军所言:“这不仅荣耀了所有受阅部队,更极大地提振了全军指战员们的士气。”

四十年岁月如梭,我国的人民军队已攀登至新的高峰。展望未来,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军必将愈发壮大。

http://raimaz.com/xinwendongtai/720436.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