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三发动机被卡脖子?印度提醒藏秘密

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中巴联合研发的枭龙”战机,一直是国际军事观察家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抛出的一则消息——巴基斯坦空军拒绝为“枭龙”3(Block3)换装中国涡扇17发动机,瞬间在全球军事圈引发热议,甚至勾起了人们对“枭龙”曾被“卡脖子”的陈年旧事的回忆。

拨开这层迷雾消息背后的真相可能远比表面呈现的要复杂得多。

长期以来枭龙战机一直依赖俄罗斯的RD93发动机。对其进行国产化换装,更是国人心中期盼的“中国芯”梦想。但这一次,所谓巴方的“拒绝”,真的意味着这个梦想将再次受挫吗?

事实恰恰相反这不过是一场由印度媒体精心策划的“狼来了”式的闹剧。

回溯过往枭龙战机发动机故障频发、长期停飞的消息,有多少是出自印度媒体之口?这一次,他们不过是故技重施,试图再次制造舆论波澜,挑动敏感神经。

实际上枭龙换装国产发动机,更多的是一种针对俄罗斯可能出现的断供情况而准备的“备用方案”。在俄方供应稳定且顺畅的前提下,国产发动机并非首选。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努力保障RD93发动机的供应,甚至推出了推力更强的升级型号RD93MA,这本身就表明了双方合作的稳固性。

甚至连印度媒体自身似乎也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开始“好心提醒”印度军方:切勿上当!他们猜测,这或许是俄罗斯为了刺激印度购买更多武器而设下的一个“圈套”。

此言不虚。

枭龙战机在研发之初,确实曾考虑过多种发动机方案。最终选择RD93,是基于对单发战斗机的优化需求。印度曾试图利用其影响力,在发动机供应方面对“枭龙”进行“卡脖子”,但并未如愿。

尽管俄罗斯媒体曾出现过关于停止供应RD93的讨论,但这更多是为了阻止“枭龙”对俄罗斯在国际军火市场的份额造成冲击,而非真正付诸行动。事实上,俄方不仅未曾断供,反而一直在积极保障供应。RD93MA的出现,更是印证了双方合作的深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所谓‘涡扇17’的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根据国内公开信息,涡扇17(岷山)是一款小推力发动机,主要适用于教练机,其性能参数与‘枭龙’3的定位并不匹配。

那么这背后真正的博弈焦点究竟是什么?

关键在于俄罗斯与印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军售关系。俄罗斯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但同时,俄罗斯也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印度媒体所谓的“阻止俄巴军火交易”的说法,更像是一种捕风捉影的猜测。

印度媒体的逻辑似乎是:如果俄罗斯为了满足印度而停止向巴基斯坦供应发动机,那么印度就必须以更大的军火订单来“补偿”俄罗斯。这是一种典型的“要挟”战术。

现实情况是巴基斯坦至今仍在采购RD93发动机,并未引进相关技术。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本土缺乏航空发动机工业,引进相关技术并非易事。

反观印度国内却有一种“乐见其成”的论调:一旦中巴被俄制发动机“卡脖子”,对印度而言将是“好消息”。这样,印度就能更清晰地了解对手新战机的性能,并从中找到其弱点。

试想一下俄罗斯正与印度洽谈S400防空系统、远程空对空导弹,甚至苏57战斗机的交易。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怎会轻易得罪印度?

而中国早已为枭龙”准备了可靠的备用方案——涡扇13发动机。尽管其性能略逊于RD93MA,但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问题。中国并未大规模生产涡扇13,更多是为了优先保障歼35项目所需的涡扇19。中国并无意与俄罗斯争夺“枭龙”的发动机市场。

简而言之所谓枭龙’3拒装涡扇17”的消息,更像是俄罗斯在与印度进行军售谈判中,为了争取更多筹码而放出的一枚“烟雾弹”。而印度媒体的“提醒”,恰恰印证了这一推测。

中国早已拥有可靠的替代方案,俄罗斯也深知断供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对于已经融入了歼20先进技术元素的“枭龙”战机而言,所谓的“卡脖子”论调,不过是印度媒体的一厢情愿。真正的较量,远比这复杂得多。

http://raimaz.com/xinwendongtai/68927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