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崩盘中的惊人反击:一文读懂股市见底前的血腥搏杀信号

2020年3月1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钟声还没敲响,道琼斯指数期货就触发了熔断机制。

这是十天内第四次熔断,连89岁的巴菲特都说"活久见"。交易大厅里,红绿交错的电子屏映照着一张张惨白的脸,有人盯着不断跳动的数字喃喃自语:"这次真的完了。"

证券营业部的老张盯着电脑上的分时图,手指在键盘上方悬了半分钟。他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上证指数在1664点见底那天,营业部里有个老股民突然放声大哭,结果三个月后指数翻了一倍。现在创业板指已经跌去30%,盘面上那些带长下影线的K线,像极了他记忆中的见底信号。

市场里流传着一个规律:真正的底部从来不会在欢声笑语中出现。2015年股灾时,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突破两万亿,千股跌停的场面持续了一周。当时在券商做自营的老李发现,就在市场最恐慌的7月8日,有机构席位在跌停板上疯狂扫货,三个月后这些筹码获利超过50%。

专业投资者都明白,判断市场底部要看三个东西:情绪、成交量和价格形态。恐惧贪婪指数跌到20以下,说明散户已经恐慌到极点;单日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均值的两倍,意味着该卖的人都在抛售;而长下影线的K线,则记录着多空双方搏杀后留下的痕迹。

去年四季度创业板指跌破2000点时,技术派老刘注意到一个现象:虽然指数创新低,但MACD指标却开始往上走。这种背离信号在2018年底也出现过,之后半年指数反弹了40%。他悄悄把银行理财到期的钱转进了证券账户。

券商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小王发现个有趣现象:每次市场见底前,总有些客户会来销户。今年1月份就有个阿姨坚持要把亏损50%的基金赎回,结果两周后市场开始反弹。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跌到冰点时,往往就是市场低点。

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都懂得,看到见底信号不等于马上满仓。2016年熔断后,老赵用"金字塔加仓法"分三批买入,虽然第一次抄底早了点儿,但最终成本比最低点只高了5%。他现在还留着当时画的资金分配表,第一笔永远不超过三成仓位。

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历次市场底部区域,ETF份额都会暴增。去年10月,沪深300ETF单周净申购超过百亿,这些资金三个月后平均盈利15%。相比之下,那些急着抄底垃圾股的散户,很多到现在还没解套。

市场里真正的老手都明白,底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2005年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后,在998点至1050点之间震荡了两个月才启动大牛市。当时坚持定投的人,后来都赚得盆满钵满。

最近这次调整中,有个细节值得玩味:当茅台跌破1500元时,北向资金开始持续流入。这些外资在2014年和2018年都精准抄底过,他们的动向就像风向标。数据显示,北向资金连续三天净买入后,市场反弹概率超过70%。

营业部的大户室里,几个老股民正在争论。有人说这次不一样,经济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也有人翻出K线图,指出现在的估值比2008年还便宜。墙上的显示屏突然跳出一条快讯:某知名私募宣布自购旗下产品1亿元。

收盘后,证券公司的研究员开了个紧急会议。他们发现个规律:每次市场见底前,都会出现权重股补跌。上周五招商银行突然跌停,今天却强势翻红,这种走势在历史上往往预示着调整进入尾声。数据统计显示,金融股止跌后三个月内,大盘上涨概率超过八成。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当市场最恐慌时,总有些股票会逆势涨停。2019年初的东方通信,2020年的英科医疗,都是在百股跌停时启动的十倍股。这些股票有个共同点,都是新题材的龙头,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平时的五倍以上。

期货公司的风控总监发现,最近股指期货的贴水幅度正在缩小。这个信号在过往五次市场底部都出现过,说明空头力量在减弱。他们测算过,当贴水转为升水时,八成概率会有一波像样的反弹。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经理在晨会上提到,最近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曲线开始陡峭化。这种现象通常意味着资金面要转向宽松,而流动性改善往往是股市见底的前兆。2014年和2019年的牛市启动前,都出现过类似信号。

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融资余额已经回落到2019年水平。两融资金向来是助涨助跌的工具,当融资盘清理得差不多时,市场抛压就会明显减轻。历史数据表明,融资余额见底后,大盘平均涨幅在20%左右。

有个老股民总结出个土办法:当营业部门口卖煎饼的大爷开始讨论股票时,就该警惕风险;当大爷改行卖茶叶蛋了,就可以考虑进场。虽然是个玩笑,但确实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变化。现在营业部楼下的早餐摊,已经换了三茬人。

市场见底时总有些蛛丝马迹。比如上市公司回购突然增多,大股东开始增持,或者政策面吹暖风。眼下已经看到这些信号陆续出现,但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恐慌"中。投资就是这样,机会总在无人问津时出现,在人声鼎沸时结束。

http://raimaz.com/xinwendongtai/474527.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