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超6000亿,第二个“恒大”出现!这下许家印可就不再孤单了
底层出身,通过考学获得机会,又恰好赶上了时代变革,成为第一批尝“螃蟹”的人,资产也迅速扩张。
年入千亿,迈入全球500强,转眼却债台高筑,再无昔日风光。
前有恒大许家印,后有正威王文银,这位“世界铜王”,是怎么步了恒大后尘呢?
起家
王文银出身农村,祖辈以种地为生,手头也没攒下啥钱,唯一扭转命运的办法就是靠上学这条路。
他脑子挺灵,又拼劲大,最后顺利考上了南京大学,成了家乡第一个大学生。一毕业就拿到了铁饭碗,进入了一家石油化工的国营企业干活。
工资挺不错,有发展空间,国企单位也算踏实,未来发展看好。他原本是个农村娃,如今成了大家口中的成功典范。
不过他心里总感觉不踏实,那会儿改革开放刚开始,大家都拼命南下,是为了自己能赚一大笔钱,他也被这股热潮带得有点心动。
在铁饭碗和高风险高回报之间,他偏偏选择了后者,拿着自己存下的钱辞去了国企的工作,打算一搏。
一开始到那边,他遇到不少困难,各种能做的岗位都试过一遍,熬着日夜打工拼命挣钱,终于终于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1995年,他用自己攒的钱开了个电线制品厂,要是不行的话,血本无归也算正常。不过在那会儿,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只要有点拼劲儿,有点脑子,谁都能搞出一份事业。别说王文银这种既有野心又考过学的人啦。
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和关系网,他的事业很快就踏上了正轨。
没过两年,正逢金融危机来袭,大家都在寻求避险的路子,他也趁机以低价买了不少优质厂房和一批设备,然后把这些设备卖给供应商,获利丰厚。
他的冒险举动让自己的工厂一跃成为珠三角最大的厂之一。到了1999年,正威集团正式成立,资产已经超过10亿,而他也才刚过30岁,干劲十足。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他一开始就走得很冒险,那种像赌徒一样的做法,在之后每次遇到风波时,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博弈
在非典那阵子,铜价受到挺大的冲击,他却趁机接手铜山项目,在江西赣州扎根,建起了工业园子。从开采到加工,这几年里,他把铜产业的上下游全部串联起来,整合得妥妥当当。
紧接着,金融危机来了,他便直接收购欧美的铜加工厂,花大钱买了数十万的铜,还在海外几个国家设立了总部。这个操作也让正威一下子从百亿的营收跃升到千亿级的规模。
那几年大家都在动荡中挣扎,能像他这样敢于和危机较量,并在里面捞到高额利润的,真不多见。
他公开传达自己拥有三千万吨的矿产储量,这个数字大概占当时我国铜矿总储量的三成,所以被誉为“世界铜王”。
他不仅局限于制造行业,还深入到高新材料领域,从电源线到半导体,产业链非常完整。工业园和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家都认为他是企业界的领头羊。他自信满满,谁都愿意相信他,银行也争着为他提供信贷,身边到处都是赞誉和荣誉。
2017年,他曾登上福布斯华人富豪榜前十名,没想到四年后,他的集团资产已经突破六千亿,在世界五百强中位列124位。
他还涉足了房地产业,与许家印有了些交集。
2017年,许家印把恒大搬到了深圳,他还和王文银合作了一下。还特意送了许家印一副字,这字里行间满满的藏头诗,挺用心的。没多久,他们又和另外几个集团一起投资恒大,正威也投了50亿进去。
没过几年,恒大借壳上市泡汤了,股份变更之后得签补充协议,王文银也是全力帮衬着。在恒大资金链断裂、债务堆积的情况下,他作为股东之一也吃亏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他之前准备好的那些园区项目。
危机
正威的资金其实已经挺紧的了,每个还没建成的园区,加起来都得百亿起步,简直就是个只喝血的怪兽,只要没搞定建好,他就得不断往里面砸钱。
资金搞不上去,项目也只能搁下不动,最后就变成了地区闲置、烂尾楼,欠的钱越来越多,只能跟建筑公司打起官司来。
事情还没曝光的时候,他还装得风光无限,众人都觉得他光彩照人,可实际上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债务累积超过两千亿,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短期需要偿还的债务。
到2023年为止,王文银第一次被限制高消费,就算把集团的法定代表人换了,也没能躲过去,主要原因就是拖欠中建八局大概1亿左右的工程款和违约金。
你得知道,以前正威还吹嘘自己拥有大概10亿左右的铜资源,但偏偏连1亿都付不起,这事儿真让人难以置信啊。
后来大家留意到,那些承包过正威项目的公司,基本都找正威要过钱。不少在工地上的农民工,因为领不到工资,就跑到正威那儿挂横幅抗议。银行也察觉出问题,纷纷对集团施加压力,开始申请冻结资产。
到这会儿,所谓的世界五百强也变成了笑话一场。
那年年底,公司里的员工们都收到了停工通知,有些地方工资已经几个月没发了,员工们都纷纷走人,还搞起了劳动仲裁。
去年,一波接一波的股权被冻结的消息传出来,差不多两个月就上演一次,涉及的被执行金额都超过百亿,看得人都觉得挺吓人的。
国外的办公室急着卖掉,股权拍卖根本没人出手,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官网数据显示,在事情曝光之前,营收达千亿,可是净利润几乎没有,根本还不了债。
到了今年,他的麻烦更大了,把正威新材的名字又改回九鼎新材,想跟之前的那家公司撇清关系。可是,没多久就被说违反规定,还被警告罚了百万元。
到如今,他们再次被执行金额突破上亿,名下有五十多条被执行的记录,限制消费的次数也高达16次,夫妻俩算是彻底成了老赖。
王文银现已57岁,面对接踵而至的债务,根本没有还债的希望,他曾试图通过辞去职务来躲避一些责任,可结果也没有什么用。
正威和恒大都试图利用杠杆撬动整个集团,可最终都陷在了高负债的泥潭里。以前恒大已经崩盘,现在王文银也走上了对方的老路。就算他试图通过卖地、让部分公司上市来筹钱,债务这个无底洞依旧无法填满,而且没人愿意相信他的话。
毕竟大家都明白,这种从来没有踏实打拼过的产业,在困难时刻已经很难再起死回生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http://raimaz.com/xinwendongtai/39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