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有新动向,泽连斯基愿无条件谈判,但拒绝前往莫斯科
泽连斯基提出无条件谈判,但坚决拒绝前往莫斯科。 这一转变背后,是乌克兰面临的兵力不足、外援减少的困境,以及俄罗斯以战促谈的压力。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他愿意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不预设任何先决条件的会谈。 但他强调,会谈地点绝不能设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这一表态标志着泽连斯基立场的重大转变。 此前他曾签署法令,禁止与普京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
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乌克兰在兵源和军备方面面临严重匮乏,已难以支持长期作战。
持续三年多的战争对乌克兰国力造成了巨大损伤。 国内矛盾因战争持续升级,美欧国家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也分歧越来越大。
俄罗斯则在战场上加强了进攻力度,试图以战促谈,迫使泽连斯基接受谈判条件。 俄军希望实现对乌克兰领土的更多实际控制,以此作为未来谈判的筹码。
美国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不会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 波兰总统签署了允许北约成员国军队驻扎波兰的决议,这实际上将北约与俄罗斯的分界线设定在了波兰。
这意味着乌克兰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北约成员。 如果泽连斯基坚持打下去,很可能被美国彻底抛弃。
泽连斯基拒绝在莫斯科谈判有其合理考量。 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保障问题,他担心万一谈崩了可能被扣在莫斯科。
此外泽连斯基还有另一个顾虑——担心被普京单方面碾压。 与经验丰富的普京相比,泽连斯基在政治舞台上只能算是个新手。
如果在俄罗斯以外的地方进行谈判,泽连斯基还能找回一些心理优势。 他也可以邀请美欧代表旁听,作为一种精神支持。
普京曾公开邀请泽连斯基前往莫斯科进行和平谈判,并承诺“100%保证安全”。 但这一提议遭到了泽连斯基的直接拒绝。
普京坚持会谈地点设在莫斯科有其战略意图。 莫斯科作为俄罗斯首都,象征着俄罗斯的政治权威。
如果泽连斯基接受邀请,意味着乌克兰在冲突中承认俄罗斯的主导地位。 普京也试图通过此举赋予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合法性。
普京在讲话中还质疑了泽连斯基的政治合法性。 由于泽连斯基取消了原定的乌克兰总统大选,普京认为其缺乏签署和平协议的政治权威。
乌克兰国内和国际上的压力也让泽连斯基难以接受谈判邀请。 乌克兰民众对俄罗斯敌意深重,任何与俄罗斯直接接触的行为都可能被视为妥协。
西方国家特别是北约对乌克兰的支持,也让泽连斯基在谈判问题上更加谨慎。 普京曾警告北约不要派驻军队进入乌克兰,否则俄罗斯将采取强硬军事行动。
特朗普政府虽积极斡旋,但实际进展有限。 特朗普曾声称上台后能在24小时内终结俄乌战争,但半年多过去了,战争仍在继续。
欧盟内部对乌克兰问题的分歧也在加大。 德国、法国等主要欧盟国家在能源、通胀、移民等问题上压力剧增,对继续援乌持保留态度。
双方在停火问题上的立场存在根本差异。 泽连斯基强调寻求和平的第一步必须是停火,要求俄罗斯实施“全面且可靠”的停火。
而普京虽然表示愿意“无条件谈判”,但坚持“边打边谈”的策略。 俄方希望直接达成解决战争根源的全面协议,而不是先停火。
领土问题则是横亘在双方之间的巨大障碍。 俄罗斯对克里米亚、顿巴斯等近年实际控制区域,始终坚持“既成事实”。
乌克兰则将领土完整视为核心利益。 普京表示俄罗斯不寻求乌克兰投降,但乌克兰需承认实际形成的领土现状。
泽连斯基任命曾主导大规模战俘交换的前国防部长乌梅罗夫主导谈判,这被视作乌方外交策略调整的关键信号。
俄方虽未公布谈判团队名单,但表示不会拒绝任何实质性对话机会,暗示可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
然而谈判前景仍面临严峻挑战。 双方在领土、北约、安全保障等核心议题上分歧严重,互信度也极低。
过去几轮谈判中多项约定未能执行,乌克兰甚至指责俄方利用谈判窗口期集结兵力。 这些因素都使得谈判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外部势力正在施加关键影响。 美国威胁若一定时间内不达成停火将实施高额关税;欧盟内部对援乌态度分化;土耳其则成为潜在调解方。
这些因素将深刻影响谈判进程。 若短期内双方能确定谈判时间和形式,和平曙光可能出现;若拖延下去,军事行动可能打乱外交节奏。
尽管核心矛盾难解,但双方重启谈判本身就是积极信号。 这表明俄乌均意识到继续消耗对自身无益。
从战场到谈判桌的转变,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 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外交解决的大门已经重新打开。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6013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