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吃烧烤付款,老板拒收现金,结局让人意外
就为了28块钱的烧烤,老板居然直接把烤串从我手里拿了回去,还振振有词地说他们店不收现金。
那天晚上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刚在别处吃了牛排,手里攥着找零的23块钱现金,路过烧烤摊,那股子孜然和辣椒面混合的香气一下就钻进了鼻子里。嘴馋了,就想着来两串解解馋。
点了一串牛肉,一串鸡中翅,还有一把广味香肠,算下来正好28块。等烤串滋滋冒油地递到我手上时,我摸出那23块钱,想着剩下的5块用手机扫一下,多方便。
谁知道老板一看到我手里的现金,脸瞬间就拉了下来,摆摆手说:“我们不收现金,你全部扫码吧。”我当时有点懵,解释说手机里零钱不够了。没想到他态度更强硬,重复着“我们店不收现金”。
我耐着性子提醒他:“老板,不收现金是违法的。”这话好像点着了他,他直接冲服务员喊:“把烧烤拿回来,我不卖了!”那串刚到手的、还热乎着的牛肉,就这么被抽走了。
说实话,我倒不是多生气,更多的是一种荒谬感。开门做生意,钱还分高低贵贱?难道印在纸上的人民币,就没有屏幕上的数字来得实在?他可能觉得我这28块钱的单子太小,打发叫花子呢,懒得为我开钱箱、找零钱。
这事儿说到底,其实挺小,小到可能一阵风就吹散了。但又很大,大到能照出一些东西。我们现在太习惯扫码支付的便捷了,滴一声,交易完成,干净利落。以至于很多人都快忘了,现金才是这个国家最基础、最平等的支付方式,它不需要智能手机,不需要网络信号,更不需要你绑定什么银行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本该是常识,就像吃饭要用筷子一样自然。可在这位老板眼里,这个常识似乎比不上他自己店里的“规矩”。
网上很多人都在替我抱不平,嚷嚷着要地址去避坑。其实没必要,这种事可能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落发生。真正让人觉得有点不是滋味的,是那种被技术和效率筛选掉的感觉。好像你跟不上这个节奏,你就活该被“不方便”。
那几串没吃成的烧烤,最后肯定也凉了。老板可能转头就忘了这个只点28块钱的顾客,继续忙着他的下一单大生意。但那种感觉,那种因为几张纸币而被拒绝的错愕,却留下了。这可能不只是一个老板格局大小的问题,而是当效率成为唯一准则时,我们不经意间会丢掉多少人情味和最基本的尊重。
可能对他来说,少了一笔28块的生意不算什么,但对这个城市的烟火气来说,却像是被泼了一小盆冷水。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5919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