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沙特高铁亏损41亿遭外媒讥讽,现已变为最盈利的亏本生意
九年前,中国在沙特的沙漠里建了一条高铁,亏了41亿人民币的事儿一爆出来,外媒可是边笑边说这是个“冤大头工程”。不少国内网友也跟着起了疑问:花这么多钱搞个赔本买卖,到底图个啥啥子呢?
不过换个角度想当年那笔亏损了41亿人民币的投资,实际上或许成了近几年最划算的战略布局。
——【·“烫手山芋”·】——
一聊到沙特阿拉伯,大家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头上一块布,世界上最有钱”的印象。
有人还开玩笑说,去沙特街头捡三个月“废品”,回来就能变身百万富翁。
虽然这话带点调侃成分,但沙特那豪气十足的出手,的确是实至名归。
当年买咱们的东风-3导弹,为怕缺钱,干脆就搬来一箱箱现金,最后以天价成交,一枚卖了1亿美元。沙特一次性下了35个,总价高达35亿美元。
要说重点啊,那会儿咱们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紧要关头,基础设施的建设忙不过来,这笔钱不仅解了燃眉之急,缓解了外汇紧张,还带动了不少重要项目的顺利推进:
上海宝山钢铁厂二期工程拿到了关键的资金援助,连歼-8战斗机的改良项目也因此得到了稳定的研发经费保障。
从那时候起,沙特就频繁出现在中国军工展的展台上,成了个“大买家”;在珠海航展上,几百亿的大单也是轻轻松松就敲定,毫不犹豫。
不过说到这个“土豪”,花钱可是一点都不手软,结果反倒在一项超级工程上狠狠摔了个大跟头,账面亏了整整41亿!
在2009年,沙特宣布将投入600亿美元建高铁,面向全国展开招标竞争。
得提醒一下,我国的京沪高铁全长达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总投资也就是2200多亿人民币左右。
一提到这个,沙特那480公里的高铁,花的钱竟然高达4000亿人民币,搞的全世界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说咱们国家也能搞得定。
等他们一到沙特,看过那边的环境后,立马就说:“这根本不是能搞得定的事。”
沙特这国家,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软绵绵的沙子根本没法稳稳地支撑高铁的基座,再说了,沙子细得很,又轻飘飘的,风一吹就容易跑偏,这种沙子对铁轨的腐蚀性也特别厉害。
要知道,沙漠里经常会刮起沙尘暴,这不仅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稍不留神,工地马上就会被沙子盖住,导致施工完全停下来,几乎无法继续推进。
而且那边的环境特别干燥,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很热,夏天最高温度还能飙到60摄氏度。
暂时还不动工,就光是站着一会儿,热得真叫受不了,的确对工人是个挺大的考验。
再加上高温对钢轨的稳固性也是个大问题,稍不留神,就可能让钢轨变弯,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说到底,结合前面提到的各种因素,沙特高铁项目被认为是全球最难办、风险也最大的高铁工程之一。
在前来考察的16个国家里面,像日本、法国、德国这些国家,大家都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最终都决定放弃了。
就在大家纷纷打退堂鼓的时候,中国却坚决站出来,决定承担这个项目。
——【·出自己钱修铁路·】——
防沙治沙一直是我们国家的拿手好戏,不过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难度可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为了应对沙地松软对铁轨基础的影响,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测试,最终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混凝土轨枕。这种轨枕比普通的更坚固、更耐用,能够在沙地里保持稳固的支撑作用。
为了应对风沙带来的腐蚀问题,采用了特别的防腐涂层来处理铁轨,这样一来,铁轨的使用寿命大大得到了延长。
关于用水难题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引入国内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同时还利用当地的海水淡化设备,为施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遇到酷暑天气,施工队调整了作息表,只选择在清晨和傍晚这两个时候加快进度。虽然我们已经克服了不少挑战,可是项目的难度比预想的要大很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起初沙特提供的600亿美元预算,到了实际施工时却发现资金紧张,捉襟见肘。
在工程进行中,材料和人工这些花销因为国际市场变动挺大,涨了不少,而汇率的不稳定还造成了一些额外的损失。
再加上沙特对工程的一些突发调整和新增要求,搞得额外的任务成了一大堆。
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交付,中国团队只能自己先垫点资金,一边施工一边和沙特那边沟通协调后续的费用事宜。
到头来,这个项目的实际投入达到了641亿美元,超出预算的41亿美元全部靠咱们自己掏钱补上去了。
消息一传开,西方媒体一下子就炸锅了,纷纷嘲笑中国搞了一笔亏本买卖,说我们成了“冤大头”。
要是看得长远点,咱们可不是只盯着眼前的好处,而是考虑这高铁能给咱们带来啥长远的好处。
——【·风水宝地见成效·】——
沙特政府一结束工作,毫不犹豫就把高铁五年运营的权利交给了中国铁建,这也算是让这个项目扭亏为盈的转折点啦!
每到一年一度的朝觐季节,麦加和麦地那之间的旅客就会暴增,络绎不绝。
中国铁建运营的高铁,以其快捷、安全、惬意的体验,吸引了许多前来朝圣的人们。
朝觐期间单天的乘客数已冲破60万,票款像洪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过来。
除了朝觐季节之外,平时高铁的客流也挺火爆的,沙特本地人和附近国家的游客都喜欢坐高铁出行,享受一下沙漠中的极速感觉和刺激。
2018年,中国铁建又拿下了麦加轻轨3.5亿里亚尔的运营合同,这一订单让收益的周期又多延长了整整十年。
另外,沙特把价值1750亿美元的“集赞经济城”项目交给了中国,还签了一个100亿美元的优惠油价协议。
南北铁路、利雅得地铁、达曼港改造这些大工程接二连三,中东的基础建设市场对中国大门已经敞开了。
中国凭借这个项目,赢得了沙特的长效能源优惠和投资准入权利,沙特多年来一直接替中国的最大原油供应国位置。
中国借助基建输出作为桥梁,推动用人民币进行石油交易的结算,不断削减美元在能源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对美元的霸权影响逐渐减弱。
麦麦高铁的逆转大戏,为中国在基础设施走出去和国家整体发展模式方面,提供了不少发人深省的启示。
国家的重要工程和海外布局,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得失和局部的盈利亏损。
培养市场、树立信任、推广标准、争取长远发展的空间,这才是真正更高层次的“盈利”。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32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