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码头铺镇:新兴领域党旗红 引领乡村振兴奋进之路

澧县码头铺镇的老支书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刚下的土鸡蛋,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这玩意儿现在网上卖三块钱一个还得抢,放以前五毛钱都没人要!"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的农户还在为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发愁,有的甚至含泪把土货当饲料喂猪。

符兵至今记得创业初期的艰难。公司刚起步那会儿,账上的钱连打包箱都买不起,更别说请专业的电商团队了。镇上的老会计摇着头说这买卖干不成:"咱这穷乡僻壤的,搞电商不是瞎折腾嘛!"可这话反倒把符兵的倔劲儿激上来了,他咬咬牙,非要在这块硬骨头上啃出个名堂来。

转机出现在镇党委的一次会议上。支部书记老李一拍桌子:"怕啥?咱们党员先上!"八个党员当场表态,各自领了任务。这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以前连键盘都不太会敲的老张硬着头皮学起了电商运营,整天对着电脑扒拉,眼睛都熬红了;管质量的老王更绝,挨家挨户检查土鸡的饲养情况,不合格的直接退货,气得养殖户直跺脚。

有趣的是,正是这股子较真劲儿慢慢打开了局面。老王说得好:"要是连咱们自己都不把质量当回事,谁还信咱的土货?"渐渐地,网上开始有人留言说这家的鸡蛋确实不一样,蛋黄颜色特别深,炒出来香得很。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原先愁卖的土鸡蛋竟然不够卖了。

最让人动容的是帮扶残疾户老刘那段。老刘早年在外打工摔坏了腿,回家想靠养鸡过日子,结果第一批鸡苗就死了一大半。党员技术员小陈知道后,天天往老刘家跑,手把手教他拌饲料、打疫苗。如今的刘家院子可热闹了,五百多只土鸡满院子跑,老刘媳妇儿逢人就夸:"别看我家那口子腿脚不利索,现在挣得比打工那会儿还多哩!"

看着村里的变化,镇上的年轻人也动了心思。90后小夫妻王磊和张芳本来在城里打工,听说家乡电商做得风生水起,二话不说就回来了。开始邻居们还笑话他们:"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不还是回村里养鸡?"结果人家第一年网店营业额就破了百万,现在雇了二十多个乡亲帮忙,连当初笑话他们的邻居都在他那儿领工资。

要说这中间最神的,还得算那位七十岁的李奶奶。老人家腿脚不便,家里晒的干笋眼看着要放坏了。党员小陈知道后,二话不说扛着相机上门,给干笋拍照片、写文案,硬是把五十斤干笋卖出六百多块钱。李奶奶攥着钱直抹眼泪:"我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好卖的山货!"

如今的码头铺镇可不一样了。以前天一黑村里就静悄悄,现在晚上十点多还能听见打包发货的喧闹声。老支书说得实在:"啥叫乡村振兴?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实实在在鼓起来。"这话不假,看看镇上新开的小饭馆、装修一新的卫生所,还有那些返乡年轻人的笑脸,就知道这场由党员带头的"电商革命"真真切切改变了这里的生活。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30378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