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拍照被拦,一场关于“相机歧视”的误会

杭州妈妈付晴(化名)没想到,给5岁女儿在宜家过生日的拍照计划,会因为一台单反相机变得复杂。那天她特意选了工作日上午,避开人流在商场外围走廊架起补光灯。"就想拍组有北欧风格的生活照,连商品都没入镜。"

但刚按下几次快门,保安的制止就让温馨时刻戛然而止。"他指着我的相机说'这里不准拍照',我问依据什么规定,他却反问我'你自己不明白吗?'"付晴记得,对方把她的设备自动归类为"商业拍摄",而旁边用手机拍照的顾客并未被阻拦。

这场冲突折射出一个有趣现象:在网红经济盛行的今天,商场安保人员似乎练就了"设备识人"的本事——拿专业相机的默认是商拍,持手机的才算普通顾客。宜家事后解释这是场误会,承认"劝阻话术需要优化",但类似事件在全国多个城市都有上演。

商拍与个人拍的模糊边界

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商场确实没有明令禁止个人摄影,但几乎都抵制商业拍摄。问题在于,现实中这两者的界限越来越难区分:

杭州某购物中心曾拦下带反光板的大学生,结果对方真是摄影系作业

上海环球港遇到过网红用手机直播,全程在推销商品却未被制止

广州正佳广场甚至推出"拍摄许可证",区分商业与个人用途

"我们日均要劝离二三十组拍摄者,"某商场物业经理坦言,"现在连手机都能拍4K视频,单凭设备判断确实容易误伤。"

这场风波的结局倒是温暖:宜家客服主动致歉,还邀请付晴女儿参加商场儿童活动。而付晴现在出门拍照都会带个"防误会套装"——把相机说明书和家庭相册存在手机里,随时准备自证"清白"。

http://raimaz.com/chanpinzhanshi/142567.html

QQ咨询

QQ: